煤化工項目一哄而上 地方政府莫過度干預
近日,國家能源局召開首都大氣污染防治能源措施落實會議。國家發改委副主任、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與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和大唐集團等企業簽訂了重大能源保障項目任務書。涉及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和大唐集團負責的天然氣、煉廠、火電、風電等23個重大項目。
所謂能源保障,就是在“限煤令”下,如何用天然氣彌補煤炭限制使用帶來的能源缺口。其中,“煤制氣”是最主要的彌補方式之一。
以“煤制氣”為主的煤化工項目目前是最為搶手的項目資源之一,受到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高度重視和青徠。據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司長李冶透露,截止到去年7月,國家發改委已收到全國各地上報的煤化工項目104個。如果申請項目全部在“十二五”期間開工建設,投資規模將高達2萬億元。而今年1月以來,國家發改委已通過和核準了25個能源項目,其中有13個涉及煤礦項目,超過了半數。
顯然,煤化工項目也正在演繹前些年風電、太陽能等行業一哄而上的故事,且風頭之勁,比風電、太陽能等行業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地方政府和企業重視“煤制氣”等煤化工項目,以減少對大氣的污染,本身并沒有錯。前提是,任何一個行業,如果違反經濟規律,一哄而上,就有可能適得其反,產生相反的效果。這方面,教訓實在太多太多。
從目前各地上報的煤化工項目來看,與前幾年風電、太陽能行業一哄而上的情況大同小異。一方面,投資規模遠超實際可容納能力,極有可能在沒有全部建成的情況下,就出現產能嚴重過剩的現象,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;另一方面,多數上報的項目在技術、工藝流程等方面并沒有達到一定水平,甚至連基本的技術都沒有掌握。一旦投資建成,就象光伏企業一樣,其效率會十分低下。一旦多數企業投入運行,低效率的惡性競爭就會出現,最終出現集體自殺現象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國家鼓勵地方和企業投資“煤制氣”等煤化工項目,目的是想減少對大氣和環境的污染,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。但是,由于沒有技術、工藝等方面的條件做支撐,極有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,對大氣和環境等形成新的壓力,對能源和社會資源等的合理利用產生新的浪費。如光伏行業出現的停產和破產潮,就已經成為各級政府的一大負擔了。
事實上,“煤制氣”作為一種新的技術和工藝,對多數企業來說,都還在摸索階段。即便能夠實現煤到氣的轉化,其效率也存在很大的差異。真正具備上“煤制氣”項目條件的,沒有幾家企業。就是這幾家企業,其技術和工藝也存在很多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。
尤其需要引起重視和關注的是,此輪煤化工項目的“大躍進”,又是以大型國有企業為先鋒,以國有投資為核心。而國有企業和國有投資最大的問題,就是不計代價、不講成本、不顧效率。如果對前幾年國有企業投資的風電、太陽能項目進行一次全面檢查,就不難發現,大多數企業投資的項目,投資成本都遠高于其他所有制企業。
也正因為如此,面對各地一哄而上的煤化工項目,有關方面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與警覺。首先,要制定科學、合理的煤化工項目發展規劃,包括短期、中期和長遠三個方面,都要兼顧。尤其是長遠規劃,必須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調整目標。
同時,要合理確定項目布局。煤化工項目布局不僅要考慮煤炭資源的供應,還要考慮市場的需要,亦即將煤炭資源供應和市場需要結合起來,既要在煤炭資源豐富的地方布局煤化工項目,也要在離市場近的地方布局煤化工項目。
必須明確的是,要設立行業進入門檻。進入煤化工行業的企業和投資者,不僅需要有足夠的資金實力,更要有足夠的技術和工藝支撐,要有利于煤炭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效率提升。這就要求,從起步階段,就要將門檻設置得高一些,條件設置得苛刻一些,防止風電和太陽能問題在煤化工行業再發生。
風電、太陽能行業能夠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低效率地一哄而上,與地方政府的過度干預風不開的。對煤化工項目來說,必須防患于未然,在項目申報和審批過程中,盡量避免地方政府的干預,而是一切按照條件和標準執行。
- 上一篇:新型煤化工 能擔當大任卻被寵壞了 2013/10/24
- 下一篇:閥門選型-閥門選定和管道設計時,應注意事項 2013/10/11